脑出血
腦出血就像腦袋裡的水管突然破了,血流不該去的地方,壓住腦細胞、癱瘓訊號,後果可大可小!這不是小感冒能撐過去的事,而是需要急救的「腦內大事件」。常見的罪魁禍首是高血壓,長期血壓像高壓鍋一樣逼著血管破裂。另外還有頭部外傷、腦動脈瘤破裂等可能導致。一旦出現突然頭痛、肢體無力、說話困難、意識模糊,就要立刻叫救護車,時間就是大腦!記住這句話:“面歪、手垂、語不清,快求救!”
13
0
膽囊癌
當我們說到「膽囊」,你可能第一時間會想到「膽結石」,但其實膽囊也可能長出更棘手的東西——膽囊癌。膽囊是藏在肝臟下方的小小袋子,主要負責儲存膽汁、幫助消化油膩食物。但如果長期受到慢性發炎或膽結石刺激,它也可能「變壞」。膽囊癌初期沒什麼症狀,就像「沉默殺手」,等到被發現時,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。不過別怕,西醫與中醫各有應對之道,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潛伏在消化系統中的「不速之客」。
15
0
骨髓瘤
你知道嗎?骨髓就像一座工廠,每天努力生產紅血球、白血球和血小板,維持身體的運作。可是當多發性骨髓瘤(Multiple Myeloma)找上門時,這座工廠就出現了「壞員工」——異常的漿細胞,霸佔了大部分生產線。結果紅血球產量大減,身體就容易出現重度貧血。
19
0
纤维瘤
你知道嗎?身體裡的「神經」其實也會長出小瘤,這種叫做「神經纖維瘤」。簡單來說,它就像神經外頭「包膜」長出來的小結節,摸起來軟軟的,像小肉球。這類腫瘤大多是良性的,成長緩慢,通常不會痛,但如果長在不該長的地方(像臉上、脊椎、內臟附近),就可能壓到神經,造成麻木、痛感,甚至影響功能。有些人是遺傳性的(像「神經纖維瘤第一型」),小時候就可能會有「咖啡牛奶斑」。治療上,西醫多用手術或觀察追蹤,中醫則從「痰瘀互結」調氣血,輔助改善體質,幫助預防瘤體增生。身體若出現莫名小包,記得及早就醫哦!
22
0
耳廓假性囊腫
你有沒有發現耳朵突然腫起來,摸起來軟軟的,像有水在裡頭?這很可能是「耳廓假性囊腫」哦!它不是腫瘤,也不是長東西,而是耳廓軟骨和皮膚之間出現小空隙,裡面積了液體。通常是因為撞擊、揉捏耳朵,或長時間戴耳機造成的。雖然大多不痛,但若不理它,耳朵形狀可能會改變,變得有點「皺皺的」。治療方法簡單,醫師會抽掉液體,必要時壓迫固定幾天就好。中醫則會考慮調和氣血,消腫止滲,內外兼治。發現異狀,記得早點處理,耳朵才會繼續漂亮有型哦!
18
0
腦膜硬化
腦膜硬化,顧名思義,就是包裹腦部的「保護膜」變得硬梆梆!這層膜原本像護墊一樣柔韌,能保護大腦不受刺激,但當它發炎、老化或受損,就可能鈣化、變厚,甚至壓迫到腦部。這情況可能讓人頭痛、記憶差、動作慢,有時還會誤認為是老年癡呆。腦膜硬化通常發生在老年人,也可能是腦膜長期發炎後的後遺症。別擔心,若能早期發現、適當控制,還是可以好好過生活喔!
21
0
脑积水
腦積水,不是水喝太多,而是大腦裡的「腦脊髓液」太多、流不出去啦!就像浴缸的水排不掉,水越積越多,壓力也越來越大。這種情況會讓腦袋不舒服,甚至影響發展、記憶或走路。小嬰兒可能會頭變大,大人則常頭痛、失憶、步態不穩。別擔心,透過早期發現與治療,是可以控制的喔!
27
0
肺癌
說到「肺癌晚期」,很多人會立刻聯想到「絕症」,但其實這四個字並不等於「沒救了」。肺癌到了晚期,代表癌細胞可能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,比如腦、骨頭、肝臟等,讓治療變得更複雜。不過現在的醫療不一樣了,不再只是延命,而是努力讓病人活得更久、過得更好。有些人甚至能和癌共存多年,就像與身體裡的一位「不聽話的孩子」小心共處。了解它,才有可能超越大限!
39
0
白肺老人
在治療肺炎上,中醫中藥的藥味加減亦非常關鍵,用好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。
16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