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小時候夏天一熱,身邊總有同學臉上、嘴角冒出黃黃一圈、濕濕黏黏的水泡嗎?那就是俗稱的「黃水瘡」,醫學上叫做「膿疱疹」!它可是兒童界的「超人氣皮膚病」,尤其愛找抵抗力低、皮膚容易破損的小朋友。最常見的元兇就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,會讓皮膚冒出水泡、破掉後流出黃色液體,再結成黃痂,看起來像「抹了蜂蜜又乾掉」。別擠它、別抓它,因為會越抓越多、越傳越快。其實只要及早治療,加上保持皮膚清潔乾爽,就能讓這小搗蛋早點下課回家。

有時候,手掌或腳底突然冒出一顆顆小小的水泡,像是藏著秘密的小氣球,這就是「掌跖膿皰」!別看這些小膿泡貌不驚人,它們有時癢、有時痛,還可能反覆來搗蛋。掌跖膿皰最愛光顧容易出汗、壓力大的朋友,有時候抽菸、過敏、甚至免疫系統「誤判敵人」也會讓它找上門。雖然這個毛病不會傳染,但發作起來卻讓人抓耳撓腮。好消息是,透過中西醫合力治療,加上日常調養,它其實是個可以被好好控制的「小麻煩」。掌跖膿皰就像頑皮的小孩,只要用對方法安撫,它就會乖乖聽話。
16
0

你知道嗎?人如果長時間躺著不動,屁股、背部、腳跟這些骨頭突出的地方,皮膚可是會「生氣」的喔!這就是俗稱的「褥瘡」,又叫「壓瘡」或「壓力性損傷」。就像地毯被椅腳長期壓住,久了就會破皮甚至壞掉。老人家、長期臥床病人或行動不便者特別容易中招。初期只是紅紅的,再來皮膚會破、潰爛,嚴重的甚至深達肌肉、骨頭!所以記得要常翻身、保持皮膚乾爽,給皮膚「喘口氣」,還能多按摩促進血液循環。用心照顧,褥瘡就不會找上門啦!
22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