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前列腺增生,就像是「中年大叔的煩惱小石頭」。隨著年紀漸長,前列腺這顆小腺體慢慢變大,壓住了尿道,讓「上廁所」變得又慢又卡。常常會發現:尿到一半斷斷續續、老是跑廁所卻又尿不乾淨,有時甚至晚上頻尿到睡不好。雖然它不是癌,但也會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。這種情況在50歲以上的男性很常見,像是一種「男士自然老化的副作用」。不過,別擔心!透過調整生活、服藥或中西醫協同治療,是可以把這顆「不安分的小前列腺」安撫下來的。

■ 在西醫的觀點中,「前列腺增生」(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, BPH)是一種隨年齡增長而發生的前列腺組織增生,主要與男性體內雄性激素(特別是雙氫睾酮DHT)的長期刺激有關。這個腺體位在膀胱下方,包著尿道,所以一旦它變大,就會「夾住」尿道,導致排尿變得困難。
常見症狀有:
· 尿流細小、無力
· 排尿中斷、尿不乾淨
· 頻尿、夜尿多
· 有時甚至會尿不出來(尿滯留)

西醫治療通常有三個層次:
1. 藥物治療
α受體阻斷劑(如坦索羅辛):放鬆膀胱出口肌肉,使尿流通暢
5α還原酶抑制劑(如非那雄胺):減少DHT產生,抑制腺體繼續變大
2. 手術治療
若藥物效果不佳,可能考慮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(TURP)或雷射手術
3. 生活習慣調整
少喝刺激性飲料(如咖啡、酒)、睡前少喝水、不憋尿、控制血壓與血糖等

■ 中醫將前列腺增生歸入「癃閉」、「小便不利」等範疇,認為其病因多與腎虛、氣滯、濕熱、血瘀等因素相關。
· 腎虛型:年老腎氣衰,氣化無力,膀胱失司,排尿無力、滴瀝不盡;
· 氣滯型:情緒鬱結、肝氣不暢,導致氣機阻滯,尿流不暢;
· 濕熱型:飲食油膩、久坐傷脾,濕熱下注,導致小便短赤刺痛;
· 血瘀型:長期尿不淨,瘀血內結,尿線變細、排尿費力。

中醫治療重在「辨證調理」,根據個人體質施藥,例如:
補腎益氣方:如金匱腎氣丸、濟生腎氣丸;
清熱利濕方:如八正散、龍膽瀉肝湯;
活血化瘀方:如桃紅四物湯、血府逐瘀湯加減。
搭配針灸(如關元、中極、腎俞)、艾灸或藥浴,也能幫助改善排尿與緩解症狀。接下來,我們來看看中醫大腦在對治前列腺增生的一個案例,我們看看能從這個中醫大腦的案例中學習到什麼:

前列腺增生病程較久,癥狀嚴重時,現代醫學上多以手術處理,難道就只能坐以待斃,任由病情發展下去嗎? 通過下面一個治療實例,給您提供答案和參考。
前列腺增生8年,間斷血尿
反覆插導尿管10餘次
一位六旬男患者前列腺增生8年,小便不利,間斷血尿,自訴不能憋尿,憋尿十分鐘以上就需要插導尿管,近5年來已反覆插管10餘次。 治療多年,效果不佳。

刻下症:小便不利,小便黃,燒灼感,尿頻,尿急,尿等待,尿淋漓不盡,夜尿2-3次。 怕熱,手腳涼,咳嗽,痰多,口渴但不想飲水,睡眠不佳。

患者體質屬本虛標實,分析其主要矛盾,推高「小便閉」為主症,中醫大腦通過「病症證結合」模式計算,生成湯劑處方,並處以前列腺增生的專藥丸劑,以補腎固本、通利小便。





療效明顯
效不更方
規律服藥一個月,患者表示改善明顯,排尿順暢,尿頻、尿急、尿等待、燒灼感均改善,仍有少量淋漓不盡感。 軟便日2次。 怕熱手涼改善,痰明顯減少,口渴改善,心煩、入睡改善,睡的踏實。
繼續守方治療。

截至目前,患者經中醫藥治療3月,至今未再插管、無血尿,整體各方面癥狀都有極大改善,咳嗽痰多、睡眠等明顯改善,起夜減少,稍有尿不盡,排尿有力。
中醫治前列腺增生
切實可行
本案中,中醫大腦以獨有的病、症、質相結合、湯劑與丸劑相結合的方式治療,取得良好效果。 其中,湯劑對症對體質,丸劑重點針對癥狀,真武湯溫陽利水,八正散清熱瀉火、利尿通淋。 配合油菜花花粉補腎固本,蟋蟀、螻蛄利水通淋。

在治療前列腺增生,前列腺炎,癃閉,淋症等方面,中醫大腦經常應用八正散,豬苓湯等加減,常用的加減藥物有滑石、車前子、懷牛膝、燈芯草、木通等。 在治療相關病症上,葯對的加減也非常關鍵,用好了會取得更好的效果。 附錄中醫大腦中收錄的八正散之部分方解,供讀者參考。
八正散 出處: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。 原文:治大人、小兒心經邪熱,一切蘊毒,咽乾口燥,大渴引飲,心忡面熱,煩躁不寧,目赤睛疼,唇焦鼻衄,口舌生瘡,咽喉腫痛。 又治小便赤澀,或癃閉不通,及熱淋、血淋,並宜服之。 方解:本方為治療熱淋的常用方,其證因濕熱下注膀胱所致。 濕熱下注蘊於膀胱,水道不利,故尿頻尿急、溺時澀痛、淋瀝不暢,甚則癃閉不通; 濕熱蘊蒸,故尿色渾赤; 濕熱郁遏,氣機不暢,則少腹急滿; 津液不布,則口燥咽乾。 治宜清熱利水通淋。 方中以滑石、木通為君葯。 滑石善能滑利竅道,清熱滲濕,利水通淋,《藥品化義》謂之:“體滑主利竅,味淡主滲熱”; 木通上清心火,下利濕熱,使濕熱之邪從小便而去。 萹蓄、瞿麥、車前子為臣,三者均為清熱利水通淋之常用品。 佐以梔子清洩三焦,通利水道,以增強君、臣藥清熱利水通淋之功; 大黃蕩滌邪熱,並能使濕熱從大便而去。 甘草調和諸葯,兼能清熱、緩急止痛,是為佐使之用。 煎加燈心以增利水通淋之力。 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原用本方“治大人、小兒心經邪熱,一切蘊毒......”乃取方中木通、梔子、大黃、車前子、燈心草諸葯,皆入心經,俱有清心瀉火解毒之功。 同時,還能通利小腸,導濕熱下行,合滑石、萹蓄、瞿麥以增利水通淋之效,故又雲:“治小便亦澀,或癃閉不通,及熱淋、血淋。 ” |




本文完結
發表新回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