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時間來到7月,林老師又踏上了醫脈尋蹤的旅程,從廣州出發行經福州、溫州後,在杭州爲大家帶來了精一書院第22課:《中醫臨牀案例分析》。

中醫臨牀案例分析原本是我們的答疑課,林老師表示:“這堂課不只是單純地講解案例。我會結合中西醫理論知識,以案例爲切入點展開分析。重點是我們要深入剖析中醫大腦應對疑難重症的思路,把其中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提煉出來分享給大家。

中醫大腦在訓練過程中遇到了不少挑戰。有些疑難重症,按照傳統醫案或西醫那邊並沒有現成的治療方案。然而中醫大腦能夠依據辨證論治的原則,精準地找到對應的方劑。這些方劑在臨牀上使用後效果顯著,經過反覆驗證,中醫大腦沉澱出了許多針對疑難雜症的獨特方劑。隨着應用時間越來越長,它的能力也越來越強。到目前爲止,我們已經使用中醫大腦積累有效案例超過 100 萬例。

如今它掌握的案例和病種極爲豐富,而且治療效果出色的案例也不在少數。我們把這些寶貴的案例收集起來,就是為了和大家一起探討,看看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。其實,我現在也把自己當作學生,跟着中醫大腦這位老師學習。”
本節課包含肝硬化乳癘、紅斑狼瘡、腳氣病、食道癌、膀胱腫瘤、肺結節、中耳炎、丹毒、多囊卵巢症候群這些病症的知識要點,幫大家構建中醫思維體系。
肝硬化乳疠
要講的第一個題目是肝硬化乳癘。
乳癘是什麼呢?乳癘就是男性的發育異常,並非只見於女性。男性雖然相關構造已退化,但並非完全不發達,仍可能發生病變,今天講的就是這樣的例子。

乳癘其實是由肝硬化引起的,肝硬化本身是一種慢性肝病,它會併發乳糜問題、腹水以及結核性腹膜炎,進而導致淋巴異常。
西醫的治療方法通常是使用CT、MRI進行檢查,並進行局部抽水治療,同時使用利尿劑排放腹水進行引流,這是目前西醫的常規做法。

這部分西醫和中醫的內容都是從課本上摘錄的。
也就是說,我們先看看現代醫學的觀點,再看看中醫的整體看法,然後再看看中醫大腦是如何治療的,它有什麼特別之處。
乳癘是什麼呢?它是一種痰濁積液。在古書上其實也有關於這方面的觀測和記載。乳癘是從肝來論治的。

林老師表示:“我要跟大家講一個很重要的觀點,就是中醫爲什麼在治療很多疑難重症時,最終都會涉及到肝?大家有沒有想過?因爲我們這幾年編了醫案集、臨牀醫案集、重症醫案集、疑難重症醫案集,甚至我們現在還有三本醫案集正在編纂中。爲什麼在這些醫案集中,講到很多重症、疑難症時,都會提到肝呢?因爲這與我們的六經辨證有關。六經從太陽、陽明、少陽、太陰、少陰,最後到厥陰病,與之相關聯的臟腑就是肝。所以很多這方面的問題都會歸結到肝。”

這個案例是一位男性乙肝患者,除了肝病、少量腹水和脾腫大外,他還有一側異常發育,即會腫起來,這就是乳癘,而且還可以摸到硬塊。
很多中醫大腦的醫案都是患者在西醫檢查完後,心中一驚,忽然想到要用中醫。患者來的時候有很多與肝問題相關的症狀,如腹脹、腹水、眼黃等。

在西醫院的診斷結果是乙肝、低蛋白血癥、黃疸,這是肝膽的問題。事實上他的問題已經涉及消化系統,肝氣犯脾胃。肝的問題最終會影響消化系統,導致腹水。
選取主證對醫者是一個考驗,要了解現在是直接對着病去選,還是對着症狀去選,是針對目前最難受的症狀選,還是改變體質來選,這都要靠臨牀上的判斷。

那中醫大腦開出的是什麼方劑呢?大柴胡湯和補中益氣湯,這看起來是調整症狀和體質的。我們說方劑對應病症,一個調體質,一個針對症狀。

調體質的是補中益氣湯,針對症狀的是大柴胡湯。因爲患者腹脹,大柴胡湯適用於胸脅脹滿,比小柴胡湯更嚴重的情況,消化道運動方向異常也比小柴胡湯更嚴重,所以叫大柴胡湯。
另外針對症狀覺得還不夠有力,想要在軟堅散結方面更強,又加了鱉甲煎丸,這是《傷寒雜病論》裏的方劑。
患者用這個方劑服藥一周後,腹脹大減,腳腫褪去,體力回升,但腫塊還會刺痛。不過沒關係,因爲有一些進步,然後就加入了青皮、陳皮。
青皮有個特點,它是一個引經藥。青皮和陳皮都是橘子皮,一個是放久了很乾的,一個是剛摘下就烘乾的,就是青皮。它的作用直接向上,然後破氣消積。

治療兩個多月後,症狀消除,小便不臭,最重要的是肝腫大變小,不適或疼痛消失,自行觸摸無異常。
這是我們治療由藏象引起的問題中最常見的。也就是說,一邊疏肝,一邊調整脾胃,這就是所謂的厥陰病到了比較嚴重的時候,所有病症的發展到最後都會到肝。我們從這裡對症論治,看方劑對應情況,最後他的肝硬化慢慢好轉,身體就進步了。這邊有一些他的回饋都是很正面的。
我們從中醫大腦這裡學習幾點。

第一點,攻補兼施往往是治疑難重症的取效關鍵。也就是說一邊攻邪一邊調體質,讓我們的身體一方面元氣足,另一方面對症狀去治療,這就是攻補兼施。

第二點,大柴胡湯對應腹脹、黃疸、小便黃臭等症狀,而補中益氣湯則對應低蛋白血癥。
補中益氣湯對腹水、腳水腫也有幫助,所以這兩方常常合在一起用,治療肝病虛實夾雜的情況。

第三點,看前面的藥方可以看到黃芪和益母草都用到了60克,60克是很大的一個量,是治療腳水腫、腹水的關鍵,還有肝脾腫大。還有一個是醋鱉甲加茜草,這是我們常用的一個藥對。
紅斑狼瘡
紅斑狼瘡在西醫來說是個絕症,它是自體免疫反應異常的結果,屬於自體免疫病。治療起來比較困難,主要依靠類固醇這一類藥物,沒有更多好的方法。

所以紅斑性狼瘡患者往往需要不斷用藥壓制病情,病情稍有好轉又可能復發,需要再次用藥壓制。而且長期使用類固醇還會引發一系列問題,比如出現月亮臉、水牛肩、皮膚多發性硬化症等。
中醫裏沒有這個病名,但古代就觀察到類似病症,稱之爲“紅蝴蝶”。

紅斑性狼瘡患者還會有陰虛發熱、勞熱等症狀。所以陰虛火旺、熱毒蘊結、氣血兩虛等都是相關證型,這些是從課本上摘錄的。治療上可能會用到清營湯、黃連解毒湯、知柏地黃丸、八珍湯等。
不過具體使用哪些方劑需要辨證論治,在臨牀上選取時就考驗醫生的診斷功力了。

我們來看一個患者案例,患者49歲,患紅斑性狼瘡已久,已有17年病史,一直用藥,半年前覺得病情穩定便停藥了。但停藥後,出現手指關節疼痛、晨起僵硬的症狀,這有點像類風溼性關節炎。類風溼性關節炎和紅斑狼瘡病因相同,都是自體免疫異常造成的。

患者長期使用激素,身體自身功能已經受到影響,長期依賴藥物。患者症狀很多,幾乎所有紅斑性狼瘡患者會有的問題他都有,但當時最痛的是手指痛。
中醫大腦組合的方劑是舒筋活血湯加上葛根湯,這是經方合用。

講到肌肉疼痛,我們就會想到葛根湯。葛根湯的內核是桂枝湯,桂枝湯主要成分是桂枝,桂枝能把藥效推到手指。所以葛根湯把整個架構定好了,再加上舒筋活血湯裏的舒筋活血藥。
舒筋活血湯在龔廷賢大師的書裏有提到,中醫大腦學習了相關知識,將這兩個方劑合用。一個是針對整體體質,確定藥效的運送方向,另一個是針對症狀功能。

配伍了桑枝30克,桂枝和桑枝都能把藥引到手指。
患者服藥7天后,雙手關節疼痛和僵硬都減輕了。然後他開始提出治療口苦、溼疹、睡眠不佳等問題。通常主症消除後,其他副症就會變成主症。這時我們就根據症狀變化調整用藥。因爲有溼疹,所以用了黃柏、白蘚皮、薏仁等清熱利溼、止癢的藥。
西藥治療往往是一個藥吃到底,而中醫會根據病程發展逐步調整用藥。但如何加減變化非常考驗醫者。

葛根湯加舒筋活血湯,可用於各種痛證。用林老師的話說:“這是可以放在口袋裡的方劑。”
在不斷運用中醫大腦的過程中,它治療某些病症效果好的方劑,下次遇到類似病症時,會提出來形成新方劑。目前我們已經收集了100多個實用有效的新方劑。

桂枝和桑枝可用於治療手指關節疼痛。引經藥很重要,藥物吃進去經脾胃消化後走遍全身,但我們要治療手、肩、腰、膝蓋等不同部位,就需要不同的引經藥把藥效引到相應部位。這聽起來像西醫的標靶治療,其實我們古代就有類似觀念,而且運用得爐火純青。
方劑結構中,葛根湯加上薏仁、白蘚皮、黃柏,可治療皮膚病、溼疹和口苦問題。薏仁、白蘚皮、黃柏配合葛根湯,是治療一般皮膚病溼疹的常用方法。

治療過程中我們既要針對主症,也要治療副症,還要注意體質調整和整體架構,確定藥效作用部位,分配得非常精密。這個案例非常值得我們參考,它體現了高明醫者的診療思路。
腳氣病
維生素B1缺乏症候群
提起腳氣病,大家可能以爲要說的是足癬,其實中醫學里它是另外一種病,腳氣病是由於缺乏維生素B1引起的。

精一書院的課件中有維生素大整理,有一些病症尤其是亞健康狀態,可以在上面查詢。
有些人比方說脫髮嚴重,甚至容易頭痛、噁心,皮膚乾燥,可能是維生素A不夠。
皮膚容易發炎、腹瀉、皮膚粗糙,可能是維生素B3、煙酸不夠。

中醫認爲腳氣病表現為腫滿、心痹,這是脾胃虛熱、溼熱下注造成的下肢腫、行動不便這類的問題。
患者30歲,他說還有十餘年的腳氣病。我們第一個反應是足癬,結果他是腳氣病,因爲他有皮膚癢腫、下肢腫脹的問題,伴隨着發紅、發熱,甚至有膿液滲出。

急則治其標,緩則治其本。患者現在患處發熱,腳會發熱。中醫大腦給出了越婢加術湯和真武湯,這是一個有趣的合方。
有時候我們在治療時候,其實單方就能治得很好。那他因爲腳氣病久了,又併發了很多問題,病症複雜了,所以就會用合方擴大它的覆蓋面積,還有就是他可能需要一方面調體質,二方面消症狀。
越婢加術湯跟真武湯都是經方。越婢加術湯一般來說是治療關節有溼有痛的時候用,尤其是溼熱痛就會用到越婢加術湯。那真武湯是治療下焦虛寒的藥,下焦虛寒、溼寒就用真武湯。然後它有一些加減,是蒲公英30克,紫花地丁10克,這個是後世醫家常常用來清熱消腫,改善局部熱毒的。
患者用了之後各方面睡眠改善,出汗減少,食慾普通。那我們讓他食慾更好,加一些麥芽、谷芽、炒雞內金。
症狀上還不夠,因爲它現在還會有滲液出來,就加上防己、木瓜。
在這裡面中醫大腦教我們的一些學習點是什麼?第一個就是越婢加術湯,可以宣肺行水、解表消腫。

如果患者有發熱的現象,局部發熱就用越婢加術湯。如果沒發熱,可以用麻黃加術湯,就是沒有石膏了。

倪師常講“男怕腳腫,女怕頭腫”,男生腳腫通常都是心衰所致。舌象是偏陽虛舌,所以中醫大腦合用真武湯。真武湯裏面有茯苓、生薑、芍藥、附子、白朮,這些都是一方面祛溼,二方面補陽,大大的補陽。其實它這裡面有附子、乾薑,其實就已經像是四逆湯了,補陽的。那補陽一方面心陽變強,腳腫就會變好。

中醫大腦講到蒲公英、紫花地丁,事實上這個在經方傳統方劑裏面沒有,是到後世慢慢越用越多,這是清熱解毒的,所以這個變成一個常用的藥。另外就是防己跟木瓜,防己、木瓜這個是治風溼痹痛很好的藥。
食道癌
現代醫學常常告訴我們,大腦會分泌各種化學物質,這些化學物質有的會讓細胞覺得所處的環境很不好。

當大腦處於壓力、煩躁狀態,或者飲食特殊時,就會分泌這些物質,進而影響身體的微量平衡,微量失衡就可能造成我們身體的整體環境不好,有些細胞就會病變。
病變之後,我們常說,那些微量的化學物質都與“心”(心理)有關。所以,你的不開朗、不快樂、痛苦、無奈,最後都可能變成細胞病變的溫牀。這一點蠻重要。

食道癌一開始會出現吞嚥困難、胸痛、體重下降、食慾減少等症狀。有這些問題出現時,就要做胃腸道檢查。治療的話,就是手術切除、化療、放療,大概就是這樣,這三把“斧頭”就是化療、放療、手術切除。
中醫則稱食道癌爲“噎膈”“痞症”“腫塊”,有一些辨證論治的方法,這裡給大家簡單參考。遇到這樣的問題,中醫大腦在用方上會更善巧。

患者在西醫那裏已經治療很久,難以堅持才來到中醫這裡。老人出院之後身體還是很差,畢竟做了25次放療,來的時候渾身沒力、腿沒勁,各種症狀都有。
錄入信息時選擇以食道癌爲主,中醫大腦根據食道癌這個病來尋找相關方劑,再配合這些症狀確定最終方劑。
用的是參赭培氣湯,亮點是用60克絡石藤。藤類有消腫散結的功能,絡石藤顧名思義,它能把“石頭”都“吃進去”,表示它很厲害,有通絡散腫散堅的作用,用了60克。
這一個案例因爲是食道癌,所以先破除腫瘤。就診之後,患者本來吞嚥困難、食道疼痛的症狀明顯好轉。
參赭培氣湯,出自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,這是張錫純先生的名方。中醫大腦只要學過,記起來,在適當的時候就會拿出來用。

它治療膈食,就是吞不下去、梗塞不順、吞嚥不利、胸膈阻塞、飲食不下,適用於食道賁門鬆弛等情況,也就是我們的胃上面的賁門鬆了,還有食道癌、胃癌、胰腺癌等問題。
《神農本草經》裏說,絡石藤主風熱死肌癰傷、口乾舌燥、臃腫不消。重點是舌喉腫、水漿不下,這就是食道癌最常見的喉舌腫、水漿不下的症狀,所以絡石藤可應用於舌癌、喉癌、咽炎、吞嚥困難之症,絡石藤是很好的一味藥。

利膈湯在中醫大腦開的方里面有半夏、梔子跟炮附子這三個藥。
這三個藥有時候直接拿出來就是一個方劑,在治療食道癌、喉癌的時候,再加上其他結構效果會更好。
膀胱腫瘤
膀胱腫瘤西醫認爲是膀胱內上皮細胞的惡性增生,屬於泌尿系統腫瘤。治療方法通常是切除手術,晚期進行化療、放療,不管是良性還是惡性,大多都這麼做。

中醫則認爲是膀胱壅陽,治療時通常會採用清熱利溼、化痰散結的方法,如血府逐瘀湯、八珍散、腎氣丸等,具體用藥要看證型。
這些都是課本上的知識,我們整理出來,而在臨牀上,通過像中醫大腦這樣的工具,能思考得更多、計算得更詳細,有些我們平常沒注意到的理法方藥可能會從中產生。

這是一個72歲的男性患者,經過一個月化療瘦了7斤,有尿頻、尿急、小便淋瀝不盡、夜尿等症狀,大便一次,喜食甘甜。
首次處方用的是豬苓湯和八味地黃丸。八味地黃丸可以日常保養用,如果把它變成粉劑或煮成八味地黃丸湯劑,力量就會更強。
再加上豬苓湯,這就是很完整的經方思維,然後做一些加減。加減的藥物有金錢草30克、琥珀15克,這些都是通過中醫大腦在很多案例、很多書中學習並提煉出來的。
一開始重點是頻尿,之後根據病情需要進行攻邪治療。
治療後患者小腹痛、咽乾消失,小便淋漓不盡減輕,但還是憋不住尿、尿頻。這時調整爲真武湯溫陽化氣。
真武湯下去後,患者體力差,就把補中運氣的力道加大,黃芪從30克改到90克。
兩個月後,患者憋不住尿、頻尿、夜尿大大減輕,精神狀態好轉,一開始少氣懶言,現在講話越來越大聲。重點複查CT顯示,膀胱腫瘤從47×37×36縮小到40×32×28。

豬苓湯可治療一切一開始的泌尿問題,如泌尿路感染、尿頻、尿急、小便淋漓不盡,甚至血尿。
八味地黃丸其實也與小便有關,腎虛會出現夜尿、耳鳴等症狀。

急則治其標,緩則治其本,陰陽虛實是這個案例的根本病機。所以後來用真武湯、加大黃芪,溫陽利水效果變強後,病情就有所轉變。
後來加大了攻藥,當歸、丹蔘、王不留行,再加上水蛭、地龍、三棱、莪術,這些都是通絡利水的高手。
肺結節
59歲的先生右肺葉上有結節,這屬於肺纖維化逐漸形成結節,肺部存在很大問題。
西醫檢測後,覺得這病不好治,建議手術。患者擔心癌變但又害怕手術。

將患者的症狀錄入中醫大腦,採用桂枝茯苓丸結合大柴胡湯進行加減治療。還加入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藥——貓爪草30克,它有助於消結節。
患者此時可以攻補兼施,所以治療中開鬱散結、活血化瘀。患者服用藥物一個禮拜後,頭暈頭脹、腳冷、身上怕冷等症狀明顯好轉,說明大柴胡湯和桂枝茯苓丸的整體治療效果不錯,咳嗽消失,盜汗減輕,小便情況好轉,大便一天一到兩次且順暢。

各方面症狀都有所好轉就繼續服藥,這表明患者身體接受度還不錯。
最後患者咳嗽、咳痰、白痰等症狀都沒有了,頭脹也不明顯,各方面情況越來越好。再次做CT檢測,結果顯示上葉小片狀淡膜剝離密度變淡,屬於慢性發炎,多個較大的結節已經消失。

我們身體自身的處理能力很強,它有時候自己就能解決很多問題,但往往我們缺乏信心,總想動手干預。
中醫藥治療中把整個身體環境調理好,症狀消除,身體變強,身體就會“行有餘力則以自證”,就能自行解決問題。身體力量足夠了,有了底氣,還有一些多餘的力量,就能把結節消除。

大柴胡湯加桂枝茯苓丸可以攻實化瘀,常用於治療各種肺結節,是多種癌症治療的主力方。
因爲桂枝茯苓丸能活血化瘀,大柴胡湯能去實去溼、活血化瘀。

貓爪草是去實的藥,也是消除腫瘤的藥,應用範圍很廣。

杏仁補氣,桃仁針對血分,能行氣活血、消腫止痛,是益氣益血的藥,而且二者都能潤腸通便,大便通暢,大腸與肺相表裡,就能止咳平喘,所以應用範圍非常廣。它能夠消腫止痛,對於很多增生、陰實之症都能起到治療作用。
中耳炎
中耳炎就是中耳的發炎,小孩常見,成人偶爾也會有,症狀表現為耳痛、聽力下降、流膿等。
中醫大腦治療中耳炎的案例,小朋友發燒熱退後,右耳開始疼痛,嚴重影響睡眠,一開始有白色膿液流出,後來膿液不易流出。

因爲一開始會流膿,後來越積越多,最後堵住耳朵,導致聽力喪失,以前聽說有中耳炎的孩子就是這種情況,所以孩子來就診時我們就注意到了這一點。
我們把孩子的所有症狀錄入中醫大腦,以中耳炎爲主,列出所有問題。

中醫大腦給出主方,有半夏、桂枝、生薑、柴胡,有點像柴胡桂枝幹薑湯,還有人蔘、白朮、大棗,可以看出是以經方爲主。
首次服藥後,晚上患兒疼痛加劇,痛得睡不着覺。

一般遇到這種情況,家長可能會責罵醫生。但是我們的醫生很有耐心地跟家長解釋,這可能是排病反應,因爲孩子雖然疼痛睡不着,但精神狀態還不錯,所以建議繼續服藥。
第三天,耳朵里居然排出一塊腐肉,接着排出膿血,排出腐肉後疼痛就減輕了。

二診是在一個禮拜後,此時患兒已經不痛了,開始流出清晰的膿水並帶有血絲,這是往外排毒,頭痛消失,鼻塞也消失了,盜汗減輕,出汗情況明顯改善。
這時在原來方劑的基礎上加了蒸附片和白朮,半個月後隨訪,孩子耳朵恢復不痛,也沒有膿水流出,聲音等各方面都恢復正常了。

小柴胡湯加苓桂術甘湯常常作爲眼耳疾病的主力方或引經方。中醫大腦這裡用的就是小柴胡湯和苓桂術甘湯的合方。
藥對方面,後面有大黃、黃連、黃芩,這就是三黃瀉心湯,具有瀉下攻積、清熱燥溼、瀉火解毒的功效。這裡面有一個重點,就是它可以排出腐肉膿血,這個藥配合前面類似眼耳疾病的主力方,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。

一般來說排膿會用到桔梗這一類的藥,但試試用白朮炮附子,效果更強,尤其是陽虛的人,非常好用。
還有寒溼症、全身關節痛的人都可以用到白朮和炮附子,這就是倪師常用的排膿方。
丹毒
丹毒聽起來就很可怕,丹毒是細菌感染,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皮膚疾病,而且具有傳染性。患者皮膚會出現紅腫、熱痛的症狀,通常會用抗生素治療。

丹毒在中醫裏屬於熱毒瘡瘍等範疇,來看箇中醫大腦治療丹毒的案例。
患者腳上出現症狀,把所有症狀都列進來,以丹毒爲主症,開出來的是溫清飲。
溫清飲出自龔廷賢先生的書,二診、三診之後,患者的左腳緩解很多,右腳也不紅腫發燙了,晚上睡覺時雙大腿潮溼的情況緩解很多,排便量增加,頭皮屑變少。
半個月後,患者基本上恢復正常,腳底皮膚正常,頭屑減少,身體沒有明顯不適。

溫清飲其實是四物湯加黃連解毒湯,在治療皮膚病時常常用到。
如果患者有血虛,同時又伴有熱毒,那麼對於嚴重的皮膚病就會用到溫清飲,像丹毒就會用到。

溫清飲同樣可以治療本案中出現的小便臭、小便黃、皮膚幹、皮膚癢、皮膚髮紅、頭皮屑多等症狀。
中醫大腦熟地黃和生地黃並用,在補血之餘還能清熱涼血。生地、熟地都可以補血,但生地有涼血的作用,所以有時候我們會看到生地、熟地一起用。
多囊卵巢症候群

本堂课最后,讲到多囊卵巢综合症(PCOS)。
多囊卵巢症候群是一個內分泌失調的婦科病,會影響卵巢功能,導致月經不規則,還會出現多毛症、痤瘡、青春痘、不孕等症狀。

那西醫有什麼治療方法呢?西醫有一個“神藥”,就是口服避孕藥來調節,還有一些其他藥物。
中醫認爲痰溼阻擾、肝腎不足有關,會用到一些補肝、調肝的藥。爲什麼調肝呢?因爲肝經繞過與生殖有關的部位,卵巢是女性的重要器官。

患者體檢,超聲顯示雙側卵巢呈多囊樣改變,就是卵巢裏面有像小氣泡一樣的東西,會影響卵巢本身,造成月經週期紊亂。而且她還有一些經前症候群,情緒煩躁,乳腺增生,經前乳房脹痛。
把所有症狀錄入中醫大腦以後,出來是溫經湯的加減方。

從前面的描述可知患者身體素來寒冷,所以要用溫經的方法。大便乾結呈羊屎狀表示身體燥,水分不足,陰虛,所以身體又燥又寒,那就適合用溫經湯,然後再加三棱、莪術。
有人覺得三棱、莪術是峻藥,不敢隨便用。這種情況醫者要有把握,沒有把握的話中醫大腦會告訴你大概用多少用量,如果效果還可以,中醫大腦再幫你提高用量。
經過治療,檢查未見異常,脹痛感消失不見,大便恢復正常,效果很好。

所以多囊症也並不是那麼難治療。溫經湯可以溫經散寒、養血祛瘀,用於衝任虛寒瘀血。
主治症見漏下不止、月經不調等,有很多婦人的問題都可以治得很好,是婦科陽虛症的常用方,婦科陽虛症常用之方就是溫經湯。
三棱、莪術有破血行氣、消積止痛的功效,如果是氣滯血瘀造成的閉經、食積等,都可以用。

當時患者還吃了一個丸劑,叫定經丸。定經丸作爲輔助用藥,有疏肝補腎、養血調經的功效,是婦科常用的藥。
如果有月經反覆無常、無定期、少腹痛等症狀,以及經前煩躁,都可以用定經丸。
中醫藏象
涵蓋的範圍
課程的最後,林老師講到了中醫藏象涵蓋的範圍。
藏象學說是中醫基礎理論體系的核心,是臨牀各科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,是歷代醫家在長期生活、 醫療實踐以及對人體解剖認識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理論。

它主要研究人體臟腑生理功能、病理變化規律及相互關係,旨在通過人體外部的徵象來探索內臟活動規律,進而有效地指導養生防病、疾病診治與康復。
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每個藏象,在中醫的藏象學里,不只是指對應的臟腑。

比如心,除了是大腦精神中樞之外,還跟舌頭有關係。
肝,除了肝臟,還管卵巢,還有免疫系統、筋(關節腔、肌腱、韌帶),眼睛也是它管的,肝開竅於目。
轉眼間已經到了7月,最近團隊包括林老師在內的每個人都非常忙碌,除了整理課件、編輯素材、醫脈尋蹤外,7月19日、20日,我們將在西安進行9期開學典禮暨2、3期畢業典禮+林老師面授課+分享跟診倪師心要的慶典。

屆時還會有中醫大腦智能體啓動上線及演示、問止系列書籍《龔廷賢的中醫必修課》新書發佈會、國家級名老中醫湯一新教授帶來“脾陰論”分享等活動。
2025年7月19日—20日,我們西安見!
本文完結
發表新回應